喜爱美食的人总能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乐趣,好比今天分享的两家默默无闻的小店,抱着开放的姿态去吃,也有意外的发现。
螺蛳粉店里的牛蛙
七爷螺蛳粉开在世纪公园旁的美食走廊里,小小门面毫不起眼,螺蛳粉的英译Snail Powder有点可爱。
(资料图片)
好久没有吃螺蛳粉了,忽然嘴巴馋,跑来过瘾,老规律,一汤一炒。
汤粉里肉眼可见多加了螺蛳肉,但其实它并不算特别臭,优点在于配料丰富有吃头:酸笋爽、豆角酸、木耳脆、腐竹吸足了汁儿,再撒一把肉末,挖底下还埋着鹌鹑蛋。
多加一只鸭掌,卤得入味,炸得也透,脚蹼薄薄一层皮都能嚼出鸭香。
汤头浓,再叫一份生菜扔到汤里,吃得好舒服。
炒粉稍后才来,我是眼望见厨房里映出灶头火光的,果然很到位,除了标准的配料,还加多了猪肝和花生,滋味融合起来,包裹着细圆粉,又油又香。
虽然这是家连锁店,但我还蛮喜欢他们的感觉,厨师很快乐,在后厨边做菜边唱“法海没有爱”,等到了中午外卖单子多了,就隐没在林志玲的导航声音里“卫星信号定位弱……”
酸笋牛蛙是菜单上的招牌,我们好奇试试,收银的小姑娘很自豪:“我们的牛蛙都是新鲜杀的呢!
没想到68块有这么大一盆,牛蛙很壮,身体带皮,腿肉矫健,可鲜嫩了,一吃就知道收银员没骗我们,附带的酸笋有天然发酵味道,香臭香臭的,融入了螺蛳粉的精华,多加了八角茴香,底下还捂着土豆,满盆都是惊喜了!
酒精炉小火烧着,越笃越入味,牛蛙都散架、土豆快融化……
面馆里的川菜
在螺蛳粉店找到了满意的牛蛙,鼓舞着我们继续去挖掘那些出其不意的美味,不久就在塘桥的美食一条街上找到了家面馆,打着重庆面的招牌,兼做川味小炒。
很多附近打工的人把这里当成食堂,一盘麻婆豆腐就能下一大碗白米饭,我们呢,硬生生把盖浇饭的浇头吃成了一桌川菜。
重庆辣子鸡,肉小小的,煸得很干,配上青红辣椒白芝麻,一盘粒粒香。
泡椒牛蛙也好奇试了,牛蛙只是寻常菜场货,但泡椒很特别,酸爽有回味,“这是我们自己腌的,家里还有好几缸泡菜呢,为了腌老家的这些,我们特地在上海租了底层的房子!”老板娘说话特火爆,从后厨一路喊到前厅。
点青椒土豆丝单纯只是想试试厨房的锅气,炝炒青菜则完全是出于吃绿叶菜的习惯,上来了发现其实是一盘面浇头里的鸡毛菜。
酸菜鱼,鱼片不多,酸汤不错,就是不如期待中的辣,老板娘解释:“我看你们是上海人,就关照厨房减了辣,要是按我们老家的来,你们可能受不了……”
“哎呀千万别,我们能吃辣,就按你老家的来!”
幸亏多说了这一句,后面上的粉和面,快把人吃哭了……
豌杂粉,豌豆酥酥的,用四川话来说就是“耙”,杂酱肥瘦相间,炒得特别入味,拌开来,惊喜底下的红油,味儿正。
红烧肥肠面,看来是下狠手了,厚厚一层红油,深不可测,浸润着大肠,又浓又辣又香,吃得我们一把鼻涕一把泪。
“这下你满意了吧?”老板娘得意地说,原来,他们老家四川达州,在当地是做火锅店起家,后来到了重庆,火锅做不过人家,就改做烤鱼,如今来上海也有好多年了,大城市嘛,就做点小生意,改成了面馆,但腌泡菜、炼红油的看家本领没有丢,“别看我们的店小,材料可不省,炼一锅红油成本要800块呢!”
类似的美食宝藏小店,你有什么推荐?欢迎留言跟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