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新迪
2023年3月25日《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发布,这是时隔七年后的一次重大调整。在血脂检测和控制方面有哪些新变化?与百姓息息相关的有哪些?科学降血脂有哪些注意注意事项?本篇音频集给出建议。
(河南省肿瘤医院提供)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正文】
1. 血脂多久查一次好?
新版指南建议:小于40岁的成年人每2—5年进行1次血脂检测,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40岁及以上成年人每年至少应进行1次;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应根据个体化防治的需求进行血脂检测。在上述人群接受的血脂检测中,应至少包括1次Lp(a)的检测。其中,Lp(a)代表脂蛋(a),是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血脂检测应列入小学、初中和高中体检的常规项目。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先证者的一级和二级亲属均应进行血脂筛查。
2. 血脂常规检测项目有什么变动?
新版指南在临床血脂检测常规项目检查的基础上,增加了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脂蛋白(a)作为血脂常规检测项目。其中,载脂蛋白A1:正常人群水平多在1.20—1.60克/升范围内,女性略高于男性。载脂蛋白B是正常人群在0.80—1.10克/升范围内。脂蛋白(a):浓度与遗传有关,通常以300毫克/升为切入点,高于此水平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3. 哪些人群要重点筛查血脂?
四类人要注意重点筛查血脂,即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病史者;存在多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有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者,指男性一级直系亲属在55岁前或女性一级直系亲属在65岁前患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或有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皮肤或肌腱黄色瘤及跟腱增厚者。
4.血脂控制到多少比较好?
控制血脂,不同人群的血脂标准不同。管理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于血管健康非常重要,不同人群标准不同。比如,普通健康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只要不超3.4毫摩尔/升就可以;而4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属于高危人群,建议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要在2.6毫摩尔/升以下。具体的风险等级,可由医生结合自身状况进行判断。
5. 为什么儿童青少年也建议查血脂?
新版指南新增了儿童青少年血脂筛查的部分。指南指出,膳食模式转变、身体活动减少以及不良生活方式,我国儿童青少年脂质异常血症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检出率高达20.3%—28.5%。对下列情况的儿童及青少年建议进行血脂筛查,即一级或二级亲属中女性小于65岁或男性小于55岁,有心肌梗死、心绞痛、脑卒中、冠状动脉搭桥术、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猝死;父母总胆固醇大于或等于6.2 毫摩尔/升或有已知的脂质异常病史;有皮肤黄瘤或腱黄瘤或脂性角膜弓;有糖尿病、高血压、肥胖(2—8岁)或超重(12—16岁)或有吸烟行为;对于怀疑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人,应进行血脂异常基因筛查。
6.科学降血脂有哪些注意事项?
一定要戒烟、避免二手烟;每周至少3次运动;少吃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食物胆固醇摄入控制在300毫克以内;多吃果蔬、全谷物;减少饮酒;每天23点前规律入睡;学会给自己减压;控制好体重;遵医嘱用药,控制血脂。